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部门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工作;要求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面对今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此前中央在“六稳”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经济前景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下,中央一直在强调底线思维。会议强调,越是不确定性增加,“保”的意义就更大。“六保”针对的都是当前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是直面和克服困难挑战的积极举措,政府责任很重。会议指出,必须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和支撑,保住了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就有收入,就会拉动消费、扩大市场需求。守住“保”这一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就能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实现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六保”明确了底线管理的主要目标。疫情冲击下,企业经营困难加大,紧接着就业、收入、民生等问题也将凸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近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要把保企业、保就业、保民生放在核心位置。保住了企业,就保住了就业,也就保住了民生,就守住了底线。增长目标固然重要,但就业和民生更重要,从根本上说,两者是一致的。围绕保就业、保民生,中央地方陆续出台各项政策。积极就业政策包括产业投资将优先考虑就业带动力强的,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以及专车专列帮助农民工返岗复岗等;保民生的政策,包括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发放临时性生活补贴,将部分重点群体纳入救助范围,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等。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货币、社保、就业等政策合力,围绕“六保”、“六稳”实施更加精准的调控。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在完善打基础、利长远的制度机制上多下功夫,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通过扩大开放,在促进与各方合作共赢中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能。业内分析,短期来看,财政政策发力要聚焦于复工复产和救助,其中救助帮助的重点是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中长期来看,要通过改革激发经济增长动能。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表示,政策着力点将在稳就业的基础上推动稳增长。总理过去包括最近反复强调“只要就业稳住了,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没什么了不起的”。要继续加大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针对疫情推出更多定向就业岗位;同时逐步推进产业链企业协同企业复产,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从而增加更丰富的就业岗位。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相比于政府举债规模,更关键的是举债的资金投向要把握好。一方面需要把握好举债资金用于转移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分配比例。转移性支出主要弥补减税降费支出缺口、支持地方“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投资性支出主要发债用于基建项目等支出。另一方面用于投资性支出时,一定要选好领域选对项目,避免出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作者:祝嫣然)
本消息为产业园区网用户上传并发布,如需删除,请发送邮件至mail@zhaoshang.net
相关政策